專欄連載Column

2022-01-03

第25堂 偵查易普症的元凶

來去無影蹤的易普症,有人追查多年依然找不出元凶而無法結案,只有推理方向對了,才能抓到它!

如果這堂課【易普症的元兇】只要用一句話就可以下課,你想我會說什麼?太早說,你會翹課,還是留到文末解密,大家乖乖把這堂課上完。

我有個好朋友喜歡玩高爾夫,幾乎是天天泡在主場裡,他的一號木桿、長鐵桿都打得不錯,唯獨切球經常GG(連擊球),找了各路名師求診,還是GG。我經常看到他在打完18洞後,留在練習果嶺旁苦練切球,但下次一塊打球時,還是GG不斷。這傢伙大概不知道,他罹患了易普症,而且病的不輕。

新的高爾夫規則幫GG連擊解了套,但GG還是一個失誤擊球,也是一個很內傷的差點。我身邊有不少GG連擊球友,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性,就是習慣用手打球,於是,元兇可能跟手有關。

易普症是身體的律動神經問題,也是心理的問題。多數的易普症會出現在切球與推桿上,這兩項都是跟手腕動作比較密切。患有推桿易普症的球手會說他們的手會抖,嚴重的人會出現PP(連推球),PP跟GG一樣,都是嚴重失分。所以易普症球手在每一洞都是贏在起跑線,輸在終點線,很鬱卒的。

業餘球手有易普症,職業球手也難逃易普症的突發性騷擾。陳志忠1985年在美國公開賽的嚴重連擊失誤,是突發性易普症的經典教材,而老虎的一號木桿曾經失去準星,也可列入易普症的範疇。還有一票職業球星突然就消失在人群的視線裡,他們不是身體受傷,就是遇到無解的易普症纏身。易普症的元兇是何方神聖?越來越有推理的劇情。

高爾夫是個很好找藉口的運動,有人打球烏鴉鴉時,就懷疑是不是得了易普症,特別是青少年選手,好像把易普症當成打不好的擋箭牌。易普症不是絕症,把這篇文章看完就知道易普症是可以有方法解決的。

【易普症的元兇】推理劇來到快收尾的階段,嫌疑犯有三位,一是過度依賴用手打球,意思是,當身體運動準備切球或推桿時,手腕還是不由自主的想來一下,強蹦的結果造成意外的GG與PP;二是經常性的改動作,揮桿、切球或推桿的順序搞混;三是瞬間集中力不夠,一心兩用或多用。當然,還有其它的因素,八九不離十的易普症原因都難逃上述三個嫌疑犯。

易普症的元兇快要現形,一句話就說完,都是手腕失去自主控制惹的禍。易普症不是絕症,可以靠訓練方法舒緩或解決。2022新年伊始,先祝大家告別易普症的經常性騷擾。

 

 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。